玩具的诱惑

“爸爸,这是我最后一个玩具了。”儿子平静地说。

一个多月前,Costco进了一套玩具,一个很大的消防运输机、一个很小的Dusty,和四个小车,貌似是迪斯尼动画片Planes 2里面的一些角色。儿子看过Planes,很喜欢Dusty,嚷着要买。

“好啊,它要38块钱,你需要攒38张贴纸。”我说。

“那好吧,”儿子无奈地说,“可我真得现在就想要。”

奖励一张贴纸,是一些幼儿益智游戏里的激励手段,宝宝完成拼图或者其它任务,就能得到奖励。儿子一度把贴纸看的非常重要,一次无意中说起要奖励妈妈一张贴纸,儿子竟然哇的一声哭了,说贴纸不能给妈妈,只能奖励宝宝。弄得我哭笑不得。

上了Kindergarten,老婆开始让儿子做一些练习,儿子散漫惯了,根本坐不住,一会儿就不耐烦,我和老婆软硬兼施,效果并不理想,于是想起了贴纸。

完成每天的作业,得到一张贴纸,价值一块钱,攒够了可以买玩具。儿子第一个学习所得是一套乐高玩具,这套飞机玩具是第二个。买回家之后儿子非常开心,缠着我陪他一起玩,我拿着Dusty喊着Mayday Mayday掉进地上的蓝色毯子上,假装掉进海里,儿子开着大飞机来救,然后运到一边假装修理,反反复复玩了好多遍也不厌烦。

但是当老婆要求儿子完成当天的作业时,儿子说:“我不需要再做作业了,因为我不要买玩具了。”

唉!据说贿赂孩子学习属于“邪派武功”,孩子容易在失去激励后放弃学习。但教育这事,知易行难,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,又不愿听任儿子不学习,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,没想到儿子居然到了不信邪的地步!话又说回来了,坚持了38天,估计儿子真得受不了了,想放松一下,这玩具也挣得太累了吧。

 

不过没有孩子能对玩具免疫的,尤其是别人有自己没有的时候。

这两天学校里组织捐款,家里捐款的小朋友可以得到玩具,捐的越多得到的玩具越好。活动期间,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推着小车到各个班级送玩具,老婆做志愿者那天,看到儿子班上一名没有拿到玩具的小朋友当场大哭。儿子开始并没当回事,架不住次数多,昨天晚上回来不开心了,因为别人有玩具拿自己没有。儿子还没有钱的概念,一两块钱的玩具也觉得是个宝,甚至愿意退掉飞机把钱拿去捐款以得到玩具。老婆劝了半天,儿子还是闷闷不乐。我下班回来继续开导,儿子说到伤心处眼泪水在眼圈里直打转,我连忙把他从床上抱起来搂在怀里。

负担不起的时候,可以跟儿子直说,我们买不起。儿子似懂非懂,偶尔嘟囔两句:“为什么你没有很多钱?!”

可是出得起又不想出的时候,儿子是不会接受“我有钱,但不想这么用”这种说法的。琢磨如何跟儿子交流、如何说服他、如何帮助他经一事长一智,成了每天的功课。

两周年

有人梦圆美利坚,有人梦碎美利坚。我?还睡着呢……

两年前的今天,从上海出发,途径东京和洛杉矶,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,终于抵达圣迭戈。两年后的今天,特意多睡了10分钟,锻炼、早餐、沐浴,然后飞奔到公司,开始回忆这两年的时光。

圣迭戈(San Diego)是个好地方,海滨城市、四季如春、风景如画,只在冬季有一些雨水,没有蚊子。如果最热的时候温度稍微低一点,太阳不要那么晒,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地方了。这两年时间,除了一次去圣何塞出差、几次到洛杉矶机场接送,就一直待在这个城市。

环境虽好,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艰辛。语言不通、习俗不懂、文化冲突,如果不是沈涵及时的提醒和鼓励,我恐怕早在老婆儿子赶来会合之前逃离了。挺过了头一个月还有第二个月,捱过了第一年还有第二年。如果不是为了儿子,宅男哪会到异国他乡受这份罪啊。

说到苦闷,恐怕还真比不上儿子。那时儿子四岁,用中文都表达不清楚,却被丢到一个语言完全不通的幼儿园,还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幼儿园。当初选它是因为离家近,老婆还没拿到驾照,只能走着接送。幼儿园都是私立的,我们去的第一家一个月一千两百刀,早7点到晚6点,请假生病都不退钱。知道儿子在里面不会有好日子过,老婆都会早点去接回来,几乎每次儿子都是以泪洗面,经常尿了的裤子还穿在身上。一个月后老婆受不了了,找了另外一家,因为离开前一家必须提前通知,只好让儿子多捱一个月。其实一家幼儿园好不好,就看要不要排队,前一家可以立即入园,后一家让我们回家等,两个星期后通知我们有空出的名额。新的幼儿园(Bright horizons)每月只多收50刀,硬件软件上了好几个档次。每次去接,儿子都央求再多玩儿一会儿。

时间久了,儿子能说一点英语,到后来在家里一个人玩,都用英语自言自语。一度我们认为儿子的英语不成问题,哪知在上Kindergarten前被要求参加外国人语言测试,评分为最低一档……

背井离乡,任重道远啊!

儿子上了Kindergarten,每日由老婆接送,早上我可以多睡一会儿,还有时间做些简单的运动,躲过了早高峰再出门。之前接送儿子的日子,每天早上8点不到出门,路上堵的一塌糊涂。尽管如此,每每想到后面坐着那么一个小东西,尽管多数时间他就在那里发呆,但觉得很幸福、很踏实。想着不必送儿子,怅然若失了好一阵。

这两年,如果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,就只有物质生活了。从公司给租的公寓搬到自己租的联排,再搬到自己买的独幢,没错,还是学区房!从开公司给租的车,到买自己的车,最近又添置了第二辆。这些都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。

最近有人跳出来说国人在美帝只敢买打折的,没有在国内花钱惬意,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。节约,难道不是一种美德吗?!我可以负责任的说,我在这里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刷slickdeals.net;我买的绝大多数东西,是在打折的时候买的。少了出手时的爽气,不意味着生活质量会差很多,毕竟,最终,东西还是买回来了。记得还是去年的黑色星期五前后,半夜醒来在手机上刷slickdeals.net(我说过是乐趣没有?),看到amazon打折一款功放,躺在床上犹豫了半个小时,起来下单,只需299。后来又在打折的时候,199买了一款低音炮,配上墙上内置的五个音箱,凑成了一套5.1声道的环绕立体声。从那以后,每周从图书馆借碟回来看,遇到大场面的时候,地动楼颤、玻璃欲碎,甚是满足。

说实话,有时候我觉得打折商品买的太多了,不管需要不需要。用老婆的话说,囤着,早晚用得着!现在明白为什么我会有可怕的财务数据了吧……

钱不够花不要紧,要是工资涨得慢,就要命了。在高通这两年,每年涨薪2%,如果底薪10万,10年之后是12万多一点,有前途吧……话说美帝的通货膨胀率就这么高,作为一个一线码农,还想怎么样?!

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鸡汤,”来了不为挣钱,是来花钱的!”蒋健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