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破万卷,还是没人读书了,这是个问题。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中提到,阅读是仅次于思考的开拓心智的方法,然而有些人离开学校就再也不学习,更不用提严肃地读书了。
有书可读
要读书,手上自然不能断了书,载体不重要,纸的、电子的都可以,千万不要在书的形式上过于挑剔,内容才重要。不读书的借口很多,切莫自欺欺人。
手上书多起来,自然有部分没读完或者根本就没碰过,这不应该成为停止积累新书的理由,总有些书或者不喜欢,或者过于生涩,或者超越了当下的知识水平。部分原因可能是当初选书的时候有些草率,或者信息不够充分,导致买错了书。别把购书当作消费,而要当作投资,投资就会有亏损的时候,没有人能每次都赚。购书也是一样,买错了不要紧,只要一直在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水平就好。
该读什么书,是个很重要的问题。毕竟生命苦短、时间有限,不可能每一本书都读到。那么该如何找书读呢?一是看推荐,这个世界上,总有些你信任的、喜欢的人,他们可能会推荐书籍,甚至自己写书;另外就是一本书里可能会提及其它书籍,这样一本牵出一本,惊喜不亚于探险;再有就是搜索自己喜欢的作者的其它书籍。
如果是自己购买,不妨慎重些,在下单之前去书店实地阅读一段,或者在亚马逊、豆瓣之类的网站上看看书评(当心书托)。下载电子书,可以参考李笑来的《轻松搜索电子书》。
触手可及
书一定要触手可及,读书的欲望只在一念之间,当时没有读,过后就忘了,又或者失去了兴致。
对于行踪飘忽的人来说,电子书最合适,毕竟纸版书受重量和空间所限,无法随心所欲,然而一个kindle,绝不会因为装了几千本书而增加分毫重量。至于不是很严肃的阅读,甚至不需要专门的阅读器,手机足以,从简单的TXT,到EPUB,甚至PDF,总能找到可以阅读的格式。
行踪固定的好处是可以有一张书桌从事严肃的阅读,做笔记,裁剪,归类,索引,演算,甚至可以在电脑上验证程序运行结果。另外,还有更多的工具可用,如一书架的藏书,可供搜索的电子书,互联网等等,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。
坚持不懈
读书要有固定时间,清晨或夜晚都好,不受打扰最重要。很多时候想读书,却感觉不在状态,宁可上推灌水。养成固定时间读书的习惯,时间一到,状态自然就来了。
持之以恒,知易行难。尤其是碰到硬骨头,这种时候光靠咬牙是没有用的,要想办法。我有一堆的电子书,接近10G的规模,但是很少去读,买了Kindle DX之后就不一样了,读电子书不再受电脑物理位置的约束,哪里舒服,就提着Kindle去哪里。Kindle对我也算个玩意儿,看书变成了玩儿,即使是看论文的时候,也不再如以前一般痛苦。最近写了点增强Emacs doc-view-mode阅读PDF体验的代码,于是,看PDF又多了一种玩法。
再有就是精神胜利法,想像读完一本书会有怎样的效果,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意淫一把。比如背几个单词等于收入几美元之类的。
读书笔记
读书一定要记笔记,不然就白读了,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。笔记分几种,比如归纳主要内容或思想、摘录经典语句或故事,另外就是发挥自己的想法,记录自己对原文的评价等等。
对于涉及内容较杂,相对比较发散的书,总结内容是很重要的,比如李笑来曾提到,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明明讲的是时间无法管理,可偏偏豆瓣上打标签最多的就是时间管理。为啥呢?很简单,读得快忘得也快,甚至连书名都没记全,只记得有个“时间”,连管理都是自己加上去的。
这本书貌似轻松,然后要跟上作者的思路,读起来很累,需要不停地翻看目录,回想前面章节的内容,思考作者的逻辑是如何一路走下来。
记笔记的关键在于立刻动手。读到爽处,禁不住一口气读完,哪还顾得上记笔记,可是回过头却忘记哪里需要记笔记了。所以,首先要记住哪里需要记笔记。通常可以采用划线、折书角、塞书签的方式;如果是自己的想法,最好还是当场记录下来,不然肯定忘记。记笔记的时候应该以快捷为主,避免影响阅读体验。事后整理最好采用电子形式,方便搜索。
受教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