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croblogging

在公司机器上装了laconi.ca,可惜只有我自己在用,很是无聊,于是考虑是否在identi.ca上创建帐号。然而,最终还是在自由与潮流之间选择了后者,于是便有了如下的twittering-mode的配置。

(add-to-list 'load-path "~/elisp/3rd-party-lib/twittering-mode/")
(require 'twittering-mode)
(setq twittering-username "wlcasper")
(setq twittering-timer-interval 900)
(setq twittering-proxy-use t)
(setq twittering-proxy-server "127.0.0.1")
(setq twittering-proxy-port "8118")

netcasper不知道被谁注册了,只好使用备用id。代理使用的是privoxy+tor的方式,privoxy的设置参见Setup Tor & Privoxy for anonymous searching。其实很简单,就是在/etc/privoxy/config文件里添加一行:

forward-socks4a / localhost:9050 .

注意最后有一个点,千万不要漏掉。

Advantage of clocking

org-mode提供了计时(clocking)功能,使用方法是:

  • 为某项任务开始计时,使用C-c C-x C-i,或者在*Org Agenda*下使用I
  • 结束计时使用C-c C-x C-o,或者在*Org Agenda*下使用O

对一项任务可以多次计时。

计时工作本身比较枯燥,然而利用计时的结果,我们可以做很多深入的分析,org-mode提供两种方式展示分析结果。

  • *Org Agenda*下使用R,会在buffer底部生成一个表格,统计出当前*Org Agenda*周期内的任务消耗时间。
  • *Org Agenda*下使用l,会显示出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工作内容。

有了这两个数据,我们可以分析出到底每天花了多少时间用在真真正正做事情上,有多少时间片段没有任何实际内容。

奇特的一生》里介绍柳比歇夫一生都在严格地计时,然后手工做总结、统计。有了org-mode的自动化功能,我们可以让这一过程更有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