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需要勇气,也需要能力

原载:http://blog.csdn.net/netcasper/article/details/129251

http://blog.csdn.net/hychieftain/archive/2004/10/09/128821.aspx
[转]IT人为什么拿不到高薪

看了这篇文章,同意其中绝大多数观点。我一向认为,在论坛也好,bbs也好,哪些叫苦连天的人最用心做的事,往往就是叫苦,而那些真正需要用心去做以改变现状的事情,他们却又不肯花力气去做。所以,千万不要被这样的声音所迷惑,要用智慧去分辨,提防三人成虎。

但是其中有一句话不能赞同——“如果一个人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,还能学得很好,说明:有毅力,有技巧,聪明,有学习能力。这些都是一个人以后成功的关键。”

我深深地相信,无论在任何一行里,做得最好的人肯定是那些深深地热爱着这一行的人。一个人钱再多,却成天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怎么能算是成功呢?!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需要勇气,更需要能力!这样的人知道如何让不喜欢的东西走开,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,懂得享受生活,更进一步说,他们懂得如何去喜欢一样东西,如何去爱!

那些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人,恰恰是那些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,是那些不懂得珍惜生命,不懂得爱的人。他们为着不相干的事情浪费着自己的时间与精力,还要装出很成功很幸福的样子,其实在心里,他们连自己都说服不了。

我相信,在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背后,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,一种让人成熟,另一种让人迷茫。

程序员,你的路好走吗?(四)

原载:http://blog.csdn.net/netcasper/article/details/90808

在一个产业中制定竞争战略可视为选择参加哪个战略集团的问题。
——《竞争战略

波特在第七章将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于产业内部,说明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,我们可以用它分析IT业与非IT业之间的关系,也可以分析IT业内部开发系统程序与开发应用程序之间的区别,甚至还可以用来分析项目组里做优化的与做调试信息的之间的关系。

即使在同一个项目组里,也会有不同的分工,如果侥幸拥有选择的权力,到底选择哪一种?

首先,不妨看看已经在做这类工作的是哪些人。世界上有两种人,把人分成两种的人和不这么做的人。哦不不不,抄串行了。世界上有两种人,有些人,你希望他们永远都是你的同事(或者上司、下级),和他们一起工作如沐春风,简直是一种享受;而另一些人,你却再也不想看到他们,他们逃避责任、看不清问题的本质偏偏还要胡搅蛮缠。

与有些人一起,竞争是良性的。他们无私地给予你帮助,也坦然接受来自你的回报;他们尖锐地指出你的问题,也虚心接受来自你的批评。很多时候,你们愿意互相妥协,以谋求共赢;又相互挑战,像一场游戏。那种感觉让人觉得很刺激、很兴奋,那实在是一种默契。

与另一些人在一起,竞争完全是恶性的,如同一场战争,你死我活,不讲过程只求结果。很没意思!但这样的人总是会有几个出现在你身边。他们推卸责任,让你做替罪羔羊;争抢功劳,不惜撕破脸皮大打出手。在IT还是暴利年代的时候,有太多这样的人进入了IT业,如今,他们仍然活跃在各自的岗位上,他们并不去锻炼什么能力,因为他们有手段。

曾经看到过一句话,“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,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。”如果“二者不可得兼”,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呢?我想我还是会选择人,与那些我愿意与之工作的人呆在一起。都说环境塑造人,其实这环境也不必太大,就拿上大学来说,学校名气再大,牛人再多,对我有决定性影响的不过三五人而已,这样的人也只可能出自那些与我朝夕相伴的人中间。孟母三迁不也就是求个好邻居嘛!我非常感激那些曾经引领我向上的人,今后,我会有意识地选择与这样的人一起工作。

环境太复杂太复杂,让我们不得不制定一个战略,以免被刺得太痛,或者迷失了方向。制定战略是一次选择,更是放弃,那是对环境有了深刻认识后的无奈、也是对人生苦短的感慨。